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“以前8個人輪班巡檢,還是趕不上數據上報時效,現在系統自動監測、自動上傳,我們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。"寧夏某三甲醫院后勤主任王工感慨道。2024年,該院為響應《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18466-2005)修訂要求,部署博取儀器DCSG-2099多參數水質在線分析系統,實現廢水pH、電導率、COD等6項指標實時監測,運維人員從8人減至2人,年節省成本60萬元,數據在線率達99.9%,順利通過自治區環保驗收。
該院原有監測方式存在三大問題:
• 數據滯后:人工采樣每天1次,數據上報延遲超12小時,曾因COD超標未及時發現被罰款10萬元;
• 運維繁重:傳統電極式傳感器每周需校準,生物膜污染導致每月更換電極,年維護成本超15萬元;
• 兼容性差:不同品牌傳感器協議不統一,數據無法整合上傳至醫院HIS系統。
博取技術團隊針對性提出方案:
1. 核心配置:系統集成IEC-DNPA感應式電導率傳感器(測量范圍0.5~2000mS/cm)、COD分析儀(檢測限5~500mg/L)、pH電極,實現醫療廢水關鍵指標全覆蓋;
2. 智能運維:傳感器自帶自清潔刷(每周自動清洗3次),配合遠程校準功能,維護周期延長至3個月;
3. 數據整合:通過Modbus RTU協議對接醫院中控室,實時顯示監測數據并生成中英文報告,滿足環保部門雙隨機檢查要求。
系統運行6個月后,成效顯著:
• 監測精度:COD測量誤差從±10%降至±2%,pH精度±0.05,電導率±1%,數據通過CNAS認證;
• 運維效率:校準時間從4小時/次縮短至30分鐘/次,年維護成本降至6萬元;
• 應急響應:某科室突發含汞廢水泄漏,系統5分鐘內報警,自動啟動應急處理裝置,避免污染擴散。
“最關鍵的是數據可信度,"王工強調,“上次環保部飛行檢查,我們系統數據與第三方檢測結果偏差僅0.3mg/L,得到檢查組高度評價。"
1. 抗污染優先:優先選擇感應式電導率傳感器,避免蛋白質、藥劑殘留污染;
2. 多參數集成:選擇一體化系統,減少設備占地和布線復雜度;
3. 合規性保障:傳感器需通過CMC計量認證,數據符合《醫療廢水在線監測技術規范》要求。
目前,該系統已穩定運行14個月,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醫療廢水智能化監測的項目。x